取法于心——合情合理,自然而然

问题1】:在您从教的22年间,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有哪些变化?现在更注重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

   以往我们过多注重工业设计的线性思维知识的培养,将工业设计作为一个复杂的工作流程和道道工序的累加,这些是工业设计的工作模式但并不能替代工业设计的设计方法与开放的思维模式。我们花很多经历和时间告诉学生们工业设计如何从问题的提出到产品的生产乃至销售的整个完整流程,但很少告诉他们如何运用认知与感知去思考设计本身;以往我们强调按部就班地在设计流程里走一朝,完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殊不知“如何解决问题”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才是真正意义的“设计”;但这些所需要的知识却不在现有的程式化工业设计线性思维的知识体系里可以学的到。

   线性思维的工业设计教学知识构架在十几年前是非常普遍的教学方式,作为现在工业设计一二年级的专业基础教学是很重要的,至少对工业设计程式流程的掌握才有具体深入局部研究的方向和向外延拓展的可能。

   在线性思维的工业设计教学与研究体系中,我们对工业设计环节的研究与深入都局限在现有流程化的单向性思维逻辑下,就如每个院校都在讲授的“设计方法”课程,如果在线性思维的工业设计流程下谈“设计方法”,单向的思维逻辑只会服务于线性思维体系,那么“方法”只能称得上是为程序服务的“步骤”或是细化了的“手段”及“方式”。

   作为设计方法,应该是指——设计师如何运用思维与智慧,选择怎样最为合适的途径或道路,在设计的流程里完成设计。这样看来,设计的方法既在流程里,但重在流程外。任何的知识体系都是多维度的,设计也不例外,单向线性思维的工业设计体系只能培养熟练的设计工匠。

   在现在的教学中,我会有意让学生们在大四的学习阶段,将四年里所学的以及课余时间阅读的推荐书目里碎片状的知识点,寻找到各自的相互关系,同时将这些关系进行整理与“编织”,再与线性思维的工业设计程序对照,尝试勾连起网状的知识体系,这或许对本科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但这样大学四年碎片化的知识才能形成网状的设计认知雏形,我将这样寻找知识点关联性的思维训练称之为“织网捕鱼”。

   设计的多样性与强化设计思维模式是我近几年教学的主要目标,为此将落实在具体以下几个方面:

 

    设计的方法:这里需要再次强调,我个人认为的“设计方法”不是设计流程里市场调研、数据分析、头脑风暴等各个阶段性程序所指的众多技法与手段;设计方法是特指对系统全面准确了解与认识后,如何运用各种知识体系并与设计的语言结合,寻找到最为恰当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出路。

   方法是多样性的,方法的特征性取决于设计师个体对系统认知的角度与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技巧;因此,设计方法的多样性与个性发挥直接导致设计风格的多样性,同样的设计方法会有不同的设计风格,就如同同样以“无意识”为设计方法的日本设计师们,设计风格迥然不同:深泽直人的作品风格偏向于对无意识的验证与体验;佐藤大的作品则更自如地将无意识的概念融入产品的造型及感受的各个层面;铃木康広的作品则强调个体无意识的放大而引起的群体无意识的共鸣。

 

    逻辑思维:逻辑思维让设计的目的与主题变得更为清晰与具体,逻辑思维考验设计师在设计实施的每一个环节反复推敲与斟酌取舍的能力。逻辑思维的培养不是在大学阶段完成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从小学、初中、高中阶段逐渐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形成的,家庭的成长环境,社会大环境也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重要的因素。

   到了大学期间,我们只能提出并强化逻辑思维的存在与重要性,为学生们推荐一些逻辑学、心理学、哲学方面的书籍,并在每一次的设计实践中加以训练与反复提醒。一个逻辑思维混乱的设计师,他的作品所要表达目的的方式与途径也是混乱不堪的,设计作品的主题与创意表达效果就像一面镜子,原原本本反射设计师的逻辑思维能力。

 

    行为与意识:我近几年一直在反思,我们沿用的从发现现有产品问题导入设计的企业设计模式是否还适合高校的设计教学?我的学生在方案汇报时,经常会鹦鹉学舌般模仿其他专业惯用的“痛点”这一流行词汇,一个上午的汇报过程,左一个“痛点”寻找,右一个“痛点”发现,活脱脱盲人经络推拿、针灸按摩的架势。

   “产品”一词我加了引号,是对满足大众物质与心理需求的器物特指,“产品”本该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如果设计的出发点是放在现有产品存在的问题,那我们观察的视角被限制在最低的那一个层面,不但在最低的层面,而且盯着设计的缺陷,为那些做出缺陷的无能设计师在买单。

   如果缕清层级我们会清晰地看到产品的改良与创意的目的与缘由:大众对生活及自身的认识——物质及心理层面的新需求——由需求表露的行为方式以及无明确性的意识——创造新的或改良原有的器物(产品)。

   因此,我们近些年一直在尝试,从“创造新的或改良原有的器物(产品)”的上一个层级“行为与意识”层面出发,去寻找产品设计问题的方向与可能性,这样的好处在于:首相,避免了为克服与解决现有产品缺陷去做设计。从行为与意识层面出发,这会还原问题的本质,并让问题更为清晰可靠;其次,这样的思路既可承上启下,产品具体设计的过程中有了现实的行为与心理依据,最终完成的设计作品顺应操作与感受,合情合理,不扭捏刻意。

    个性风格:我们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都是希望他们毕业若干年后成为具有独特风格的成功设计师。但离开设计方法谈风格,那是没有任何可实施操作性的空谈,尤其在设计教学的风格创新这一环节,空谈设计风格不去探究设计师的设计方法,只能停留在形而上学的现象表层。我们培养的不是分析风格特征的评论家,而是如何依靠方法形成设计风格的设计师。

   为此,我在“设计风格”的课程中,首先要求学生们分组,去网络寻找国外较为有设计特征的设计师或工作室作品,收集后分析他们的设计方法与操作步骤。按照分析所得的设计方法去做设计,同样的设计方法经不同的设计师解读与实际操作会呈现不同的设计风格,这一点我在上文中已举日本无意识设计之例说明过。

 

问题2】:您指导学生获得红点国际概念奖、iF国际概念奖、美国星火奖、美国IDEA奖等国际大奖近百余项,据您的观察,近几年国际设计大奖的获奖作品主要集中在哪些类型上?在指导学生作品时,您会强调学生注重哪方面的内容?

   国际概念设计比赛是对产品设计师能否将各基础要素——功能、人机、操作、心理等综合运用,并达到如火纯情、运用自如最苛刻的检验与评判。每年国际概念设计比赛的获奖作品也恰似新的设计方法与风格趋势的风向标,因此,参加国际设计比赛既是对学生产品基础要素的高标准培养;又能把握国际最新设计方法与趋势,所以我们将参加国际设计比赛作为教学任务之外的工作常态。

   近几年国际概念设计比赛的获奖作品类型似乎没有多大的变化,我讲的是参赛并获奖的产品类型。但在所有的获奖作品类型之中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第一,对设计的完整度要求不断在提高。以红点概念奖为例,七八年前如果创意很好,凭借逼真的渲染效果图是可以获奖的,但近年来这一现象已逐步在减少。获奖的作品不但要求创意新颖、解决问题方式巧妙,而且要求作品具有很高的完成度。完成到实物模型甚至样机阶段是很普遍的现象,许多获奖作品同时会提交一些视频作为辅助讲解,如果将这一特点归纳为“概念的产品化”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第二,用设计方法解决问题,而非用创意解决问题。经常参赛的同学,思维都较跳跃,但过于零散,跳跃不成章法,这样的思维没既不系统,也谈不上有理论的依据与方法的指导。以至于许多人认为红点概念奖作品是“拍脑袋瓜儿,抖小机灵”。虽然我们的参赛作品里包含着这样或那样的智慧与理念,但被凌乱毫无系统地寻找创意的过程撕裂得支离破碎。在历年的获奖作品中,台湾地区设计师的获奖作品都会让我眼前一亮,他们的创新思路在每一届的比赛中都有新的突破,你能发现他们的获奖作品有着对产品之上的理论研究和方法探索,他们设计的作品就像是在告诉你,他们是在研究新的设计方法,用某个合适的产品恰如其分地展现出来。

   第三,对设计的再认识与反思。就如上文我所提及的,如果我们盯着产品设计产品,那是最底层的视角,不是说这一视角不准确,而是说在这个层面上我们所能关注的问题极为有限,这样的“有限”不是被外界限制地,而是被自我主动限制住了的。

   抛开“产品”的概念,上升到“设计”的层面;抛开“设计”的概念,上升到需求与意识的层面,都会有崭新的空间和更多的设计发现。而且,改变层面所做的设计必定会是与众不同眼前一亮的作品。它会不同于原有产品的解决问题方式与途径,会很自然地还原到事物的本源来解决问题,这就如同我在产品设计创意思维中常讲的“特殊事物法则”一样,特殊性的设计表达总会给大众带来主动性的思考,如果这一思考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反思,并对原有的设计认知带来新的方向与突破,那这一件作品获奖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近几年带学生参加国际大赛,不断加强同学们对产品各基础要素综合运用能力提升的同时,也在强调设计创意与解决问题的技巧,设计创意与解决问题技巧和手段是多元化的,我会把它们总结在“产品设计创意思维”的讲授内容中,这也是去年至今在全国各地设计院校与设计机构举办“产品创意设计漫谈”近二十场而大受欢迎的原因。

   讲座里所谈的创意技巧与手段,并不是设计的方法。对设计方法的研究与尝试则是我的教学重点,从上面的文字不难看出,我们正在尝试的设计方法——从行为与无意识层面出发的设计方法。自前年开始,我在本科与研究生的教学中开始尝试这样的设计方法,并带领学生完成学院的一些设计研究项目与毕业设计,这些项目中的一些作品与毕业设计作品获得了去年与今年众多的国际奖项。

问题3:设计大赛是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为了比赛而设计作品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很多学生作品都停留在概念层面,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这一现象已经逐渐在改变。首先,大家对“概念设计”认识的改变,概念设计早已不是十几年前所理解的那些“上天入地”的科技卖弄;概念设计也不是指那些过于虚幻没法投产的设计,而是暂时未生产的设计。

   其次,对概念设计的“设计务实”也是一种转变,“务实”的方向在于围绕设计本体展开的研究与实践,虽不追逐商业的价值和意义,但为大众的生活方式提供未来现实的可能,同时“务实”也指向另一方面,对产品设计更深层次的研究,产品与人在操作过程中通过产品功能属性所完成或预设的较为复杂的非物质交流。所以,依据现在的认识与理解,我是丝毫不会带有排斥的眼光看待“概念设计”。

问题4】: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您会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吗?有些学生会因为社会工作而放弃一些课程的学习,您如何看待?

   如果学校不能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或因为教师不负责任,无法学到更多的设计知识,我是赞成学生们到工厂、到企业、到公司去实践学习;如果不是这样,我是反对学生放弃课程去参加社会实践的,因为这样非常得不偿失。我经常对学生们说:要珍惜大学时期的学习机会,毕业以后不会再有任何人像老师这样对你们苦口婆心地唠叨设计道理。不久前,在填写一份表格中“毕业后继续学习与教育情况”一栏时,我很幽默也很忧伤地写下“毕业后师从百度二十二年”。

   高校研究与强调的是设计本身,公司企业可能追逐的是设计之外的东西。广州美院积极鼓励设计教学与社会实际项目的结合,我现在虽已不再负责生活设计工作室,但在工作室刚成立时,作为工作室主任我为项目与教学结合定下的原则是:社会项目必须服务设计教学。我想,国内设计院校的教师若能恪守教师本分,都会坚持这一原则的。

问题5】:您自己也获得过多个国际设计大奖,近300余件的设计作品对产品的感化设计及设计的人文思考加以实践与探索,关于这两方面的实践与探索您总结了哪些经验?

  

   这些实践与尝试的经验不太可能以几段文字加以细说,但我想谈一些切身体会倒是可以的。我做设计研究也会经常遇到瓶颈,唯一能够解决的办法就是先放下设计,问题的瓶颈出在哪,就买一些与之相关的理论书籍阅读,因为我的兴趣点与研究方向大多在产品的心理与情感设置之类,那么阅读心理学、逻辑学与精神分析学之类的书籍是必要的。在阅读这些书籍时,我会发现,原来我想不明白的问题早已在这些书籍里解释地清清楚楚,只是换了研究的语境而已。

   有时接触一些很新的设计方法,无论是书籍还是网络收集的资料,我会用我现有的知识体系与这一方法尝试对接,或是用新的设计方法解读以往的认知体系。完全理解后进行必要的设计实践加以验证与方法拓展。之后我会尝试将自己的理解体会与设计实践心得加以文字总结,并带入到设计教学中去。

   设计的核心是认知,不断更新的知识体系迫使高校设计教师不断更新设计方法,像中学老师《荷塘月色》丝毫不变地讲二十年,在设计教学中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使存在,落后的观念与陈旧的方法也会被学生们在背地里耻笑。

   埋头做设计不读书,设计能力无法提高,仅仅技能熟练而已;只读书不去实践,仅是知道书里的理论,但依旧不会做设计。读书指导设计,设计验证书里的理论,同时寻找并拓宽方法的更多可能性。

问题6】:什么样的设计才是感情化设计?设计的人文思考在当今设计的思潮中流行吗?

   情感化设计是对设计具有的某种属性的泛指,就如同我们按属性区分电影为文艺片,喜剧片一样。因此情感化设计不是指的一种设计方法。许多种设计方法都可以达到设计的情感化表达。

   在产品设计中寻找或追求人文化思考需要具备一定的产品类型语境,就如同我们不可能在使用电锯时去感受人文情怀的存在一样。人文思考需要适合的产品作为载体,这样传达情感才具有可实施性。这也是我为什么坚持在生活设计工作室的教学中强调人文思考的原因。简单的家居用品与操作方式,以及使用这些产品时的心理状态,是人文情感化设计最好的载体。

   产品设计的人文思考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提出已被设计界广泛关注并运用,我们现在的研究与实践更多的是让情感化的人文思想在设计中更合理、更符合心理学的理论依据,同时多样化的体验感受方式与设置技巧,更深更广的精神内涵表达也是我们努力实践的方向。

问题7:从您的博客“张剑设计”获悉,除了设计您个人也喜爱写诗,如果要将设计和诗歌联系到一起,您会怎么做?这将会是一种怎样的碰撞?

   如果仅仅为了表达思想和叙事,产品真的不是最好的载体,时常与同学们聊天时说到,产品传达人文情感的时间极为短暂,仅仅在与产品使用与体验的过程中才有传递的可能,而且这一体验很难再次重复,不像一首歌曲,当再次听到时可以反复引起体验感受。

   对于写诗,我将它作为设计思维训练的一种方式。想象力,逻辑编排能力都能在简练的诗歌文字里得到训练。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认为无意识具有语言的结构,他同时将无意识的界限范围扩展到个体“人”的主体,这对于设计而言是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的。我们的创意思维假定可以用语言的构架进行有计划,有技巧地编排,那和写诗是如此的相似。

 

问题8】:如果要赋予一件作品“灵魂”,那么这个“灵魂”应该是什么?

   你所指的“灵魂”这个词,按照上下文问题的提出,应该特指设计思想或是设计的主题表达。但设计作品的“灵魂”存在的方式多种多样,凡是涵盖产品设计要素的各个环节,如果能给人以深刻体验与感受的话,那么我们都可以称之为这件作品的“灵魂”所在,因此设计作品的“灵魂”不单指情感化设计的体验与主题表达,也包括产品的形态造型,材料运用,操作体验等等各要素环节。

 

问题9】:一句话总结您的设计观点。

    取法于心——合情合理,自然而然。

    如果需要文字稍加解释的话,前一句是指设计的方法源于心理与意识感知,后两句则表明,按照这样的方法所做的设计与真情实感贴切吻合;产品的操作不扭捏,感受不做作。

 
 

Leave a Comment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